我虽然不是色盲,但眼下对于发泡餐盒到底是白色还是绿色这个问题,却犯糊涂了。

事情是这样的,有白色污染元凶之称的发泡餐具被国家禁产禁用14年后获“平反”。发改委最近宣布对其解禁,引发争议。3月20日,发改委针对此事发布说明,给出了五大解禁理由,概括起来大致是:符合食品包装用具相关标准,可回收利用,绝大多数国家都在用,可节约石油资源,民众环保意识提高、不再乱扔,云云。然后,包括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在内的五大协会也纷纷表态力挺发泡餐具重出江湖,称其是安全无毒的绿色产品。

这些论点,颠覆了广大公众的认知。因为关于发泡餐具的危害性,早已深入人心。而定性其危害的便是国家权威部门。2001年,国家经贸委下发的《关于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紧急通知》中,有这么一段话: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生产、使用、回收等各环节都存在严重问题。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发泡剂,有的会破坏大气臭氧层,有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在高温下使用不当,易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使用后随意丢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入土掩埋很难降解,会造成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且回收和处理难度很大。”

在此之前的1999年,国家经贸委发布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规定,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必须在2000年底前淘汰。十多年的认知经验,已在公众心中扎了根。现在突然对发泡餐具解禁,让公众承认这些东西是环保的,难度肯定不小,引发争议在所难免。

所以,官方解释的依据必须科学、翔实,并在解禁之前,先给个科普的过程。笼统抛出“绝大多数国家在用”、“符合食品包装用具相关标准”之类理由,显然欠缺科学精神。绝大多数民众没出过国,如何晓得“绝大多数国家在用”?用的是否咱们这儿同样的发泡餐具?至于“食品包装相关标准”,我们也不知究竟是哪个标准,而一直不赞同中塑协意见的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则声称“说发泡餐具为绿色产品没有依据”。

想想也是,让中塑协说发泡餐具好,就像奶业协会说牛奶好的道理一样。广大公众何尝不希望发泡餐具和牛奶都安全无害!只是,我们的政府部门要想推翻自己的结论,应先取得公众的理解,尤其不能操之过急。此外,北京有权威媒体披露某地发泡餐具企业团体出资找人公关,以推动发泡餐具解禁,这事儿虽然还只是一个报道,但官方很有必要及时“辟谣”,打消公众猜疑。

发泡餐具的争议,提醒我们需要尽量健全充分博弈的机制,这既有助于企业维护自己的利益,也有助于反对者发出自己的声音。

日前,五大行业协会与国家发改委相继为发泡餐具重返市场“正名”。对于解禁,发改委详列了符合国家食品包装用具相关标准、可以回收再利用、节约石油资源等五大理由。

然而,围绕发泡餐具的争议,并未随着其解禁就告结束。此前,媒体刚刚曝光了发泡餐具相关企业为解禁进行公关,而一直与中塑协“唱反调”的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也坚持认为,发泡餐具为绿色产品没有依据。

涉及“公地”的事项,不怕有争议,也不应怕意见对立。发改委列出发泡餐具解禁的五大理由,表明的是决策时的慎重态度;持相反意见的一方坚持立场,同样反映的是一种慎重态度。这种讨论越充分,公共领域事务决策就离科学性越近。追求勉强的一致性,不如坦承各自的不同立场,并交由实践去验证。

发泡餐具解禁,在能否达成共识、要不要达成共识方面,应该持开放性。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值得考量之处。比如,如何看待发泡餐具相关企业的公关行为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的推动?公关和推动是否合理?

进行公关游说当然是为了企业自身的利益,而相关行业协会,也会从自己行业的角度做出行为选择。应该说,这没有什么不正常。但是,这种公关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限制性规定基础上,必须在法定范围内实施。而且,这种游说通常不能针对政府部门展开,而只能通过民意机构展开。

从这个角度说,发泡餐具相关企业的公关行为,有合情之处,但未必合理。让人们避免疑问,就应该为企业公关设置一定的程序。具体到发泡餐具争议,其一,其公关行为应该是尽量透明的,可控的;其二,既然涉及到公共领域,也需要引入社会意见参与讨论和博弈。

无疑,这种程序现在还不够健全。发泡餐具的争议,提醒我们需要尽量健全充分博弈的机制,这既有助于企业维护自己的利益,也有助于反对者发出自己的声音。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政府部门保持在客观仲裁者的应有位置上。

发泡餐具的争议,还提醒我们,涉及专业性、需要数据支持的决策事项,应该尽量交由专业性的第三方机构完成分析。中塑协与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分歧,如果由数据分析来说话,可能更容易得出真实结论,从而为决策提供支持。

发泡餐具解禁,在争议层面已经有了结论,但在程序、标准等层面,还有待健全。能否健全相关机制,是其该不该解禁最好的说明书。

本报特约评论员迩晓

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第21号令,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目进行局部调整,其中之一便是在淘汰类产品目录中删除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简称发泡餐具)。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被禁产禁用14年后,如今被重新允许进入市场。这一举动让人感到不解,有专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质疑。

至今发改委也未对解禁发泡餐具的原因给出解释。同时,对于发泡餐具的存留,业内一直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中塑协、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两大协会还曾公开“对掐”。

一次性发泡餐具为什么被禁14年后又重出“江湖”呢?应该不乏这几个原因:一方面,安全、绿色、环保的包装材料成本较高,即便是符合生态保护的可降解材料也因高成本而被“嫌弃”。另一方面,多年来中塑协一直为一次性发泡餐具“正名”,并签订了安全承诺书和回收保证书。

来自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最近调查数据显示,一次性餐盒仅北京一天的消耗量就是40万只。如此庞大的数字,让人震惊。同时不免让人疑惑,一次性发泡餐具的禁令解除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了吗?大量的消耗不会加重生态环境的污染吗?一次性泡沫餐具在受热后真的不会产生毒素危害人体健康吗?所谓的保证书没有受到利益的驱使吗?

笔者认为,不论一次性发泡餐具是否有毒,是否造成环境污染,解禁这样一种低成本的一次性餐具只会助涨着社会的浪费风气,将初见成效的环保、节俭之风破坏殆尽。十多年的努力治理皆付诸东流,这像是一种“倒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是不相矛盾的,应当同时进行。我国初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为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破坏。绿色环保的发展模式才是当今社会所适合的。一项政策的出台应该是符合国情、顺应民意的。无论如何,政府都有责任和义务向公众说明理由和事实的真相。

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第21号令,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目进行局部调整,其中之一便是在淘汰类产品目录中删除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简称发泡餐具)。记者日前查阅了“21号令”,其中未对删除发泡餐具的原因给出解释。

对于国家发改委最新公布的“解禁”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举措,公众疑虑重重。这一解禁举措,显然来的过于突兀。发泡餐具最早于1986年开始在中国铁路上使用,由于废弃的塑料垃圾给铁路沿线生态以及景观造成了严重破坏,于是,铁道部于1991年开始研究治理铁路沿线“白色污染”的对策,并于1995年5月起全面禁止在铁路站车使用发泡餐具,代之以可降解餐具。

这一“禁令”是获得了国家有关部委支持的。然而,在长达14年的“禁止”时间内,在并没有一个可以预知和令公众打消安全担忧的情况下,从“禁止”到一夜间的“解禁”,这样的决策本身也充满了诸多令人质疑的因素。政策举措的前后偏差过大,简直是“冰火两重天”,这不能不让公众对这一解禁举措的科学性担忧。

二来,并不排除“解禁”举措的背后有利益的影子。资料显示,在过去十几年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包装分会和中塑协为了给一次性发泡餐具“正名”,做了大量市场调查,并多次向有关部门汇报情况,还组织业内企业开展行业自律行动,签订了《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和《环保回收责任保证书》。至于究竟有多少家生产企业签订了“承诺书”、效力如何先不做评估,但一个与企业利益相关的中塑协的“奔走呼号”会更多的代表企业利益,而不是公众利益。这一陡然的“解禁”的动机,也就值得怀疑。

其三,一个冰封了14年的一次性发泡餐具,真的将安全问题解决好了?就在两年前的2010年8月,央视连续播出专题报道,揭露广东大量企业使用进口废塑料生产发泡餐具。此后,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称:发泡餐具并非完全安全,尤其是盛装含油食品或使用微波炉加热时,未聚合的苯乙烯单体会伴随食物进入人体,导致中毒。对于发泡餐具的这一“致命缺陷”,相关部门已经完全解决好了吗?公众担忧的环境污染、二次污染问题,发布“解禁令”的发改委方面,已经有了一个完备的处理和后续配套措施吗?同样值得怀疑。

在笔者看来,一个冰封了14年的一次性发泡餐具,即使是最终应当解禁也不应该解禁的“不明不白”,至少,应该充分公开和披露近几年来对于一次性发泡餐具安全性的调查评估过程,对于发泡餐具的不安全性是如何做到预防和防范的,在论证过程中又经过了什么样的调研程序、经过了什么样的征集民意的程序等等。

一个关系公众健康和环境保护的一次性发泡餐具“解禁”问题,绝不应是一个仓促之下可以做出的决定。从切身利益的角度,公众也有充分的知情权,公众有充分和合理的理由有权知悉“解禁”决定的前因后果。

一般人并不具备专业判断,政府职能部门就需要为老百姓把守产品质量安全关。有关解禁发泡餐具,就得向公众说清楚。

在禁产禁用14年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如今已被重新允许进入市场。据悉,日前发改委发布21号令,局部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在淘汰类产品目录中删除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一项明令淘汰多年的产品,为何得以重新入市?这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被告知,这种一次性餐具是“白色污染”。在生活中,虽然不时还可看见它的踪迹,但人们对这种产品的认识非常明确,而且都会尽量少用。但现在,人们竟然又被告知:这是一种安全、绿色、环保的包装材料。看到这番说法,许多人恐怕顿时“凌乱”了。

这种产品是否安全,又是否会污染环境?这是有关部门必须正面回答的问题。倘若未经过充分论证,也没有向公众说明白,就匆忙解禁,这恐怕不是合理的决策过程。何况,从相关行业协会的说法来作判断,这样做的确操之过急了。

例如,针对安全性问题,中塑协曾公开宣称发泡餐具无毒、健康,是绿色产品。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则驳斥称,发泡餐具盛装含油食品或使用微波炉加热时,可能导致中毒。对于环境污染问题,中塑协有关人士称,加强回收管理和再利用是消除白色污染的根本。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有关负责人却称,发泡餐具若填埋处理会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若焚烧处理会释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

无论哪方说得有理,这都说明发泡餐具的安全性和污染问题仍存在严重争议。既然如此,有关部门根据什么作出判断?又怎么知道解禁是对的?就算撇开所有上述争议,目前无可避免的一个事实是,对发泡餐具的回收再利用仍存在现实困难。未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就加以解禁,由于具有价格优势,发泡餐具的市场需求无疑将加倍释放。倘若发泡餐具真的存在问题,不难想象这将对公共安全以及环境保护造成多大影响。

许多厂家违规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这不是解禁的理由。消费者仍在使用发泡餐具,这也不能成为解禁的依据。一般人并不具备专业判断,政府职能部门就需要为老百姓把守产品质量安全关。有关解禁发泡餐具,就得向公众说清楚。

本报特约评论员 魏英杰

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第21号令,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目进行局部调整,其中之一便是在淘汰类产品目录中删除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有记者查阅了“21号令”,其中未对删除发泡餐具的原因给出解释。

来自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最近调查数据显示,北京每天的一次性餐盒使用量约200万只,其中发泡餐盒占20%,每天约40万只,使用地区集中在路边摊和小吃店。可见,一次性发泡餐盒仍在使用,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但能因为有“需求”就解禁吗?

当初禁止的主要理由是环保和安全问题,现在“解禁”,难道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其实,一次性发泡餐具已禁了14年,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太多的影响。随着公众环境权益意识的增强,倒是为一次性发泡餐具的完全禁止提供了现实条件。不知道有关部门此刻“解禁”是做何考虑?

□王玉初(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