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模,男,1980年1月出生,大学学历,法律硕士学位,中共党员,现任大田县人民法院建设人民法庭庭长。2012年以来共审结各类案件508件,审限内结案率100%,调解撤诉率71.50%,无信访投诉。先后被评为全省法院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省法院先进工作者、三明法院系统文明行业窗口先进工作者、三明政法系统公正执法先进个人、优秀青年干警,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虽是“80”的年轻人,但李勤模却已经在建设法庭副庭长、庭长的岗位上干了五个年头了。
五年前,当组织上让李勤模担任建设法庭领导这个重担时,李勤模心里确实有些忐忑:建设法庭可不一个普通的法庭,先后荣获了中国十佳人民法庭等殊荣,面对这样一个先进法庭,能胜任得起来吗?别说李勤模自己心里不安,连当地不少群众也曾打过问号。
五年来,李勤模用自己的行动回答这个疑问,用心守护着建设法庭辖区十里八乡百姓的安宁。
守好“建设法庭”这个金字招牌
以往,建设法庭辖区村庄大多地处深山之中,群山相阻,交通不便,群众上法庭费时费力又费钱,使得他们有了纠纷也不愿意上法庭。
如何让辖区群众享受到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呢?自从1996年以来,建设法庭围绕着“让法庭走进群众、让法律进村入户、让公正深入人心”的爱民情怀,自备审判桌椅,深入到墟场、田间地头巡回办案,法官们足迹遍及辖区方圆700多平方公里,该辖区13万百姓与法庭结下了许多不解之缘,赢得盛赞,荣获了中国十佳人民法庭等殊荣。
自从2010年3月李勤模走进建设法庭的第一天开始,他寻思最多的就是如何传承好这个全国典型的建设法庭,绝不能让建设法庭的光辉失色。
五年来,李勤模与同事们一直保持着创先争优的内动力,带着全庭干警为民活动不走样、不间断,有案办案,无案普法,把法庭开到田间地头,发挥流动法庭方便快捷的优势,缩短法庭与农村的空间距离,法官与群众的心理距离;采取定期开庭与定点开庭相结合、巡回开庭与就地办案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由“以法庭为中心”向“以群众为中心”的实质性转变;严把办案实效,所办案件无一差错,件件成了“铁案”,上诉案件连续十年无发回重审和改判,当事人服判息诉率达98%。辖区群众称赞说:法庭办的案,我们信得过!
巡回办案是建设法庭的“传家宝”,李勤模当然传承好这一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巡回办案。2012年来,李勤模走遍了辖区的每一个乡村,巡回受理案件286件,巡回审结案件233件,开展法制宣传15场,受教育人数达6500余人。在巡回中,李勤模对群众反映或了解到的纠纷,事无巨细,只要是管辖范围的,都深入做工作,切切实实地践行着“有纠纷找建设法庭”这一承诺。
敢于创新,让老典型增光彩
“两中心一拓展”是李勤模一直坚持的强庭思路,两中心即诉讼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中心,诉讼服务中心为诉讼当事人提供所有相关功能的“一站式”服务,切实方便群众诉讼;诉调对接中心通过调解员、联络员及时掌握整个辖区社会舆情动态,及时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一线。一拓展就是将巡回审判内涵拓展到“美丽乡村”、“司法助企”等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上,服务好辖区发展大局。
随着辖区经济的发展,经济纠纷案件逐年增加,李勤模感到越来越忙了,但对每起纠纷的调解、每个案件的审判却是愈加严谨,他希望这个庭长要当好表率,更希望能给每位当事人留下“案结事了人和”的美好结局。仅2012年来,李勤模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532件,审结508件,结案率95.5%,有力地化解了农村社会矛盾纠纷。
判得好不如调得好。在工作中,李勤模最讲究的是案件调解,历来坚持多做调解工作,积极化解矛盾,减少不稳定因素作为审判工作重点。2012年来,李勤模共调解撤诉363件,调解撤诉率71.5%。去年5月,李勤模请来了建设镇退休干部吴联武作为庭里诉前调解员,这在我省基层法庭可是个创新之举,利用吴联武丰富的乡村纠纷调解经验,有效地提升了庭里的调解能力。
在做好调解工作中,李勤模在辖区各乡镇设立联络员,坚持每月一次定期联络,及时掌握社会舆情动态,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和预警风险评估,让矛盾纠纷不出村,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萌芽和诉外。利用诉调对接网络,李勤模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诉前调解程序解决矛盾纠纷,促使更多矛盾纠纷在庭前阶段及时得到化解,有效减轻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增加社会和谐因素,解决“前一公里”的问题;李勤模主动走访各村联络员,通过司法确认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所办案件进行回访,掌握办案成效,确保了案结事了,解决“后一公里”的问题。今年以来,该庭采取诉前调解程序调处纠纷达35件,司法确认案件55件,收到良好社会效果。
广平镇万筹村郑某等十农户灌溉用的水渠因被高某砍伐林木时毁坏,今年篮球比分直播:后,郑某等人就到法庭准备起诉高某。如果按照正常的诉讼流程,既要安排对方答辩,又要现场勘验、鉴定损失,时间拉得长,势必影响春耕生产。李勤模接手此案后,马上组织驻村干部、村调委会人员进行诉前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协议,使水渠及时得到修复,保证了村民们的春耕不误农时。像这样贴心的调解案件,李勤模经手的不知有多少起了。
在摸索中,李勤模建立起了重点村共建制度、设立法官群众工作站,建全和完善法制宣传、纠纷排查、纠纷化解等一系列矛盾纠纷排查、引导、化解机制,促进矛盾纠纷化解,辖区20%的村实现无讼目标,40%的村诉讼案件在2件以下,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和谐家园建设。
“司法助企”是李勤模在扶持当地经济发展的又一新招,采取设立联系点、发放联系卡、举办法律讲座、邀请旁听庭审等方式,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络;针对在案件审理中发现的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李勤模与庭里同事们精心编印了《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防范经营法律风险的十项提示》,帮助企业找出法律风险点、矛盾易发点,及时防范各种风险,助力辖区企业发展。去年以来,李勤模走访辖区企业265家,实现了走访全覆盖、服务零距离、普法宣传百分百,辖区96%的企业实现无讼,且涉企案件呈每年递减18%的良好效果。
对涉企纠纷案件李勤模建立了“快立快审快结”机制,缩短审理期限,以便企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生产,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同时,李勤模延伸巡回审判内涵,将法庭搬到企业、项目的争议现场,让案情更直观、更明了,并就企业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进行互动交流,提高企业依法治企的能力。在审理奇韬煤矿劳动争议纠纷系列案时,李勤模了解到相似情况还有46人,李勤模主动与奇韬镇政府沟通,前后5次深入当地进行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为处理此类案件提供了范本。
地偏法不远,法庭流动,安宁永驻。五年来,李勤模与庭里同事们传承着建设法庭的好经验、好做法,并适时根据工作之需创新法律服务方式,给辖区百姓带来了安宁、和谐,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让建设法庭这面全国十佳法庭的红旗永饱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