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是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教师必须守好的政治底线和法律底线,并不能由此推断出不允许高校教师进行正常的批评。批评的基本意思主要是评论、评判,是指对缺点、错误提出意见,也包括对社会一些不良现象的抨击等等。中国共产党人不仅从来不拒绝批评,而且非常欢迎来自各方的批评,并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长期继承、不断发扬。而诽谤,则是以不实之辞毁人,是通过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来损害他人名誉;抹黑比喻丑化、侮辱,是主要依据个人的政治价值判断,以漫骂、造谣等手段对党和社会进行丑化。无论是诽谤还是抹黑,都和正常的批评截然不同,不可混为一谈。尤其是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就是在西方错误价值观的误导下,通过无中生有、造谣等历史虚无主义手段大肆攻击、抹黑甚至侮辱毛泽东同志等领袖人物和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其矛头指向非常明显,目的就是要推翻党的领导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违反宪法的,是决不允许的。我们社会主义大学当然决不能够让这些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而且也不能让其以任何形式在校园内的任何场合出现,否则就是失职、渎职。尤其“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这是任何国家的高校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更是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部贯彻执行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等方针的重要体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着力点所在。
最后,“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是最容易理解的,也是高校教师必须守好的一条道德底线。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在其《师说》中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告诫广大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好知识、技能并解答好他们的疑惑,更要通过言传身教传授给学生正确的为人处事道理和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这句话一千多年来也被广大教师所铭记,成为不少教师鞭策自己不断前进的座右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教师节前夕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所强调,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自觉坚守精神家园、人格底线,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而如果高校教师经常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甚至向学生传授包括西方价值观念在内的错误价值观,自然会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甚至误人子弟,又如何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为合格甚至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呢?
在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今天,全国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都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了极端重要的位置,主动、积极地大力加强意识能力建设,有的还把意识形态列入干部考察的重要指标并实行一票否决,教育部要求广大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就是一个缩影。无论是“一个绝不”,还是“三个决不”等,都是大力抓好高校这个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也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更是确保“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的根本要求。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西方不断加大对中国意识形态渗透力度、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联手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的今天,我们大力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遭到阻力甚至反弹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只要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是非鲜明、敢于亮剑,对于那些继续实施传播西方价值观念、发表攻击诽谤党的领导和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以及散播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等言行的人敢抓严管,对于一些一意孤行者敢于出重拳,坚决清除一批高校教师中的“害群之马”,就一定能迎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一个崭新的春天。
- 2015-01-30大学生自创文化产品 用漫画宣传核心价值观
- 2015-01-28德化县抓好道德示范建设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015-01-28浦城政协“请老师”促廉洁 树立正确价值观
- 2015-01-26公益凝聚核心价值观——记2014年度齐鲁公益盛典
- 2015-01-23“我们的价值观书法大赛及展览”作品征集活动今日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