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今天住院,想明天就开刀,让小孩出来!”挺着大肚子的孕妇王芳(化名),在江苏省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医生办公室,跟医生商量。虽然孕妇没到预产期,但拗不过产妇,医院实施剖宫产手术,宝宝在8月29日提前出世。8月31日,记者从镇江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了解到,产妇们急着让孩子在9月1日前“出生”,主要是为了能让孩子提前一年上学。(9月1日《扬子晚报》)
专家称无产兆剖宫产,有损宝宝身体和心理健康。父母也不会不知道拔苗助长不利于宝宝健康成长的道理。但是家长也有苦衷。由于教育部门规定,年满6周岁方可入学。9月1日出生的孩子入学就要迟一年。不仅镇江父母爱“拔苗助长”,在提前上学和宝宝健康的“两难”选择面前,许多家长选择了前者。9月1日前扎堆剖宫产几乎成了一道轮回的医院风景。同一天,《长江日报》就有报道说:为孩子早一年上学读书,不少原本预产期在9月初的产妇选择8月31日前分娩。武大中南医院迎来一波分娩小高峰。
关于孩子的入学年龄的问题,家长与学校之间一直争论不休。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早点把孩子送入学堂,学校往往以孩子未满6周岁为由拒收。甚至还有学校对差4天满6岁,已经入学三周的孩子“先接收后劝退”。让孩子重回幼儿园。此前有消息说,教育部酝酿对严格的小学入学年龄规定“松绑”,但教育部随后发出声明辟谣,表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法执行“年满6周岁入学”的规定。
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孩子的入学年龄呢?客观地讲,如果孩子年龄太小,心智发育与学龄儿童差别太大,确实不应该过早入学。比如,由于心智不成熟,低龄孩子的学习生活受到影响,学习比较吃力,在学习活动中被“边缘化”。再比如,年龄小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个头较小,容易受同学“欺负”。等等。
但是家长们对此并不买账,普遍认为孩子仅仅晚生几天,被迫推迟一年上学不公平,容易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除了9月1日以前扎堆剖宫产人为提前出生日期以外,还有的家长要求医院在出生证明上做手脚。或者到派出所塞红包、跑关系更改出生日期。我虽然不赞成家长拔苗助长,过早把孩子送入学校,但是因为孩子离6岁只有一天、两天“之遥”,就把孩子拒之校门外,也有失公平与科学。
其实,不接收将满6周岁的孩子入学在法律上也找不到足够的依据。因为对孩子入学年龄问题,除了《义务教育法》第93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基本义务教育。并无其他禁止性规定。也就是说,年满6周岁应当接受义务教育,并未明确禁止未满6周岁的孩子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就我的理解,《义务教育法》的法律精神应该是,教育部门与学校要把年满6岁尚未入学的孩子请进学校,而不是“一刀切”拒绝将满6岁的孩子入学。更不能像某些地方那样把当年9月4日满6周岁且已经上学三周的学生请回幼儿园。
换个角度讲,禁止9月1日未满6岁的孩子入学不人性化,也不符合国人的传统习惯。9月1日(含9月1日)以后出生的孩子,虽然开学时未满6岁,但是按照传统的说法,12月31日才是年度分界线,子年龄应该按虚岁计算,不宜给同一年份出生的孩子人为划分出两个年龄段。据专家介绍,不少国家当年1月至12月出生的6岁孩子均可进入小学学习。如果教育部门在尊重孩子身心发展与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顺应传统习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把当年满6岁的孩子都纳入入学范围,不仅争议要小得多。每年9月1日前扎堆剖宫分娩孩子的风景也会淡出公众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