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天下>>国内热词>>恒天然 问题乳粉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昨天的节目当中我们关注了,发改委对6家涉嫌垄断的外资乳粉企业开出重磅罚单的新闻。6.7亿的罚金固然令人震惊,但仔细想想这些年来洋奶粉不断攀升的价格也挺令人咋舌的。

不过,曾经有人说啊,这是需求决定价格。但是,随着反垄断罚单事件的发酵,很多原来不敢出声的代理商,经销商也开始出来揭底了。原来,洋奶粉的整个销售渠道早就有一套秘而不宣的游戏规则。这第一步就是通过控制代理商来操控价格。我们的记者也在昨天接触了一位郑州的奶粉经销者。

郑州一家进口奶粉代理商陈先生说,要拿到大品牌的代理权,都需要先交保证金:

陈先生:一般的像美赞臣啊、惠氏或者雅培啊,他们对大的代理商也会有这方面的要求。最高是一百万,大品牌就是这样,成本越高你越不会违背他的价格。

有了保证金的约束,代理商就会按照厂家定价来销售。陈先生告诉记者,如果按照厂家给的指导价售卖,完成销售任务就可以拿一定比例的返利,但如果擅自降价,厂家还会有处罚机制:

陈先生:他有销售指标的,咱假设指标是三百万,我完成三百万的指标,可能说再给你几个点的返利。完不成怎么办,我就价格低一点串出去卖,我要先完成这个我才能拿到那几个点。在这个过程中间如果再让厂家发现那就要处罚我了。

陈先生透露,对代理商的销售情况,厂家有一套严格的电脑监控程序:

陈先生:一个是给店里面的积分,一个是给消费者的积分,采用会员制控管下来。电脑上有这样一个软件,因为你必须输入这个价格,你才能享受这个积分。所以你每卖一桶,总部那边都能看到。每个终端点他都能看到你今天卖了多少,很清楚的。所以说你这个货发到哪个地方了,是谁的货,一积分都知道了。

如果代理商没有按厂家规定的价格来执行,将被处罚,处罚从警告到罚款最严重的将被取消代理权。而对于代理商来说,代理权是获得返利的前提,一般都不会冒风险降价销售:

陈先生:内部的这种利润结构啊,市场操作这块东西,非常严密的。你要是乱价格,第一个可能是罚款,第二可能是换家,就不让你做了。

有体系,有规则,有保证金,有软件追踪销售记录,你哪里还敢私自定价或调价呢?看来,下游渠道已经被外资乳粉企业已经牢牢把控住了。但从厂家到消费者,中间还隔着一层销售终端,比如超市啊,卖场啊。商家千千万,乳粉企业的价格威慑力难道也这么大?我们再去安徽了解一下情况。

李梅(化名)是安徽一家大型本土超市的采购部经理,从事奶粉采购工作三年来,洋奶粉的进货和经销过程中,定价权一直困扰着她:

李梅:在我们卖场来看,我们是没有定价权力的,我们都是经销商来操作这块,供价和零售价都是经销商制定好的,他为了保证品牌的市场统一性,在各个卖场的价格,供价和零售价基本能做到一致。

虽然定价屡屡受人控制,但是经销商依然选择了销售进口奶粉,这和进口奶粉高高在上的价格是分不开的,销售商通常会加价10%左右销售,尽管进口奶粉价格高,消费者依然买单,这时候,高售价意味着高利润:

李梅:进口奶粉和国产奶粉相比的话,进口奶粉的利润相对于国产奶粉的利润要低一些,作为常规商品来讲的话都是这样,供应商不论操作是奶粉也好还是其他的类别,多数都是自主定好供价零售价。除了特价商品我们协商操作。


作为经销商,常常面临促销的压力,而这个时候,进口奶粉厂商常常不给力,拒绝参加促销,李梅说,她工作这几年来,关税降了几次,可进口奶粉厂家几乎就没有下调过价格,反而以配方升级等因素多次小幅度调价:

记者:我们可不可以说给它降价来卖?

李梅:一般在正常情况下不可以特别情况下,比如说我们搞促销或者做活动,这个我们需要和经销商协商。

记者:就是说你们不能自主的降价来卖?

李梅:一般情况下如果自主降价来卖的话他会找你,然后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卖场的情况。

而为了冲业绩,销售商实在不得不降价零利润促销,这个时候,就得小心进口奶粉厂商的罚单了,停止供货等手段更是家常便饭:

记者:在销售环节如果我们自行降价的话他会要处罚你的吗?

李梅:啊对,他会对比如说如果有特殊情况,像对他市场价格影响比较大的情况下,他会产生停止供货啊,把商品要求撤下牌面啊等等等等。

记者:等于是处罚你了?

李梅:对,凡是跟供应商签署经销合同的情况下,都是我们没有定价权利的。

这整个的流程啊,不知道听众朋友听明白了没有:本来呢,不同的经销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定价,你批发给我300,我愿意卖320也行,350也可以。他们之间一竞争,消费者就能在差异化里得到实惠。现在,卖多少钱乳粉企业都定死了,消费者不仅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同时也失去了低价格、甚至是新型服务模式带来的便利。

在这里,也相当于给各位听众做了一个普法的小提示,不光是乳粉,在您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感到消费损失是源于某种垄断行为的话,都可以根据反垄断法的第50条,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一种对消费者保护的机制,也是消费者手中的利器,咱们应该适时的拿起它来进行反击。

新西兰恒天然奶粉原料检出肉毒杆菌,部分原料销往中国,此事件在国内引发高度关注。经国家质检总局确认,四家进口商使用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浓缩乳清蛋白粉。4日晚间,上海市质监部门称,由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受肉毒杆菌污染乳粉制成的多美滋奶粉流入市场达420.188吨。(8月5日《新京报》)

这一事件不但引发公众审视“洋食品”,更忧虑乳品安全。尽管质检总局在恒天然通报的当晚,即要求国内进口商立即召回可能受污染产品。然而,上海质监部门查实,仅多美滋公司使用问题蛋白粉生产的婴儿奶粉已有400余吨流入市场。这些已经流入市场的问题乳品,显然是目前公众主要担心的问题。

有专家称,肉毒杆菌0.1克即可致命。由于“上一轮的产品估计大部分已销售完毕”,这意味着即使紧急召回,收效也很有限。如此,恐怕不少消费者已经在消费问题乳品甚至已经“中毒”。

所以,公众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已经销售出去的问题乳品如何回收,尤其是,如何保障消费者健康?按理说,应该对于消费者还没有食用的问题乳品应收尽收,对已经食用问题乳品的消费者,有关部门或相关企业应该建议,消费者到医院进行针对性检查、排查,由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买单或进口商买单。

然而遗憾的是,截至目前,我们并没有看到恒天然方面或者进口商方面直接针对消费者拿出具体的处理措施。

在鞭策相关企业对消费者拿出处理措施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反思,新西兰问题乳品流入中国市场究竟是哪些环节失守?笔者以为,在生产、进口、销售链条上至少有三个环节责任失守:其一,问题乳品生产商——新西兰恒天然集团责任失守,主要是今年3月份就发现问题8月份才公布。可能在一些人看来,恒天然集团主动公开自己的产品问题,不仅勇气可嘉,而且对消费者也算负责。相比国内很多食品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遮蔽丑闻,恒天然集团似乎有点良知。不过,早就发现问题几个月后才公布,还是说明该企业对消费者不负责任。虽然恒天然方面没有对自己拖延宣布污染问题进行公开解释,但在很多人看来,恐怕也是想拖延、想掩饰,有关方面依然应该对恒天然集团进行严厉惩罚。

其二,检测标准制定环节责任失守。有食品安全博士称,中国婴幼儿配方对肉毒杆菌并无规定。不只是中国,全世界都没有乳粉中肉毒杆菌的限量标准,它也不是常规检测项目。难道其他国家没有肉毒杆菌限量标准,我们也效仿?如果中国乳品检测标准总跟在国外标准的屁股后面跑,恐怕难以获得消费者信任。

其三,进口商的责任失守不容忽视。恒天然2日向新西兰政府通报称,问题乳品影响中国3家企业。但这些企业是谁,公众不得而知,企业也假装不知。因而,很多人质问:这些企业为何沉默?另外,在质检总局公布名单后,有的企业在极力与问题乳品划清界线。至今,似乎也未见一家进口商公开道歉。这样的进口商,难言对消费者负责。

一言以蔽之,新西兰问题乳品所涉及的多个环节似乎都失守了。若将危害减少到最低,目前只能是做好“亡羊补牢”工作。

新西兰乳粉原料含肉毒杆菌 追踪

要求隐瞒信息的涉事乳企究竟是谁?在恒天然的最新回应中,明确指出要求保密客户即为雅培;之所以为其保密是因为曾签署保密协议。而雅培7日的再度回应中,并没再坚持否认自己是“不让点名”的企业。而业内人士则指出,即使双方签了保密协议,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保密协议也会自动失效,因为涉及产品溯源的问题。

质量有问题,保密协议难护身

7日,雅培给羊城晚报发来声明。雅培称,8月4日晚间,雅培从恒天然方面获悉:有2个批次供应中国市场的雅培金装幼儿喜康力(3段)听装奶粉是在恒天然公司包装线上实施包装,但该包装生产线在使用有问题原料后未经彻底清洗即开始包装雅培产品,构成微小风险。虽然这2个批次并未使用受污染的乳清蛋白粉,而且不会对1岁到3岁的儿童的健康构成任何威胁,但出于万分谨慎和对消费者的负责,雅培于8月5日立即开始对这2个批次进行预防性回收并销毁,与此同时,也主动向国家质监局,就这两个批次相关信息及回收情况进行了及时报告。

不过,记者留意到,6日雅培仍坚决否认要求隐瞒企业信息,而7日雅培在最新回应中,则没再对隐瞒信息一事明确表态。

恒天然方面则解释,之所以恒天然集团一直为这位客户隐瞒信息,是因为曾与其签署了保密协议。在得到对方同意之前,恒天然集团对外透露信息将造成违约。

对此,广东一位奶粉代理商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签署保密协议在业内是十分正常的做法,因为谁都不愿意让竞争对手知道自己的原料来自哪里。但值得注意的是,保密协议并不能成为隐瞒信息的借口。“即使双方签了保密协议,而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保密协议也会自动失效,因为涉及产品溯源的问题。”

“事实上,在8月5日恒天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道歉的时候,雅培就有派人到场。”上述代理商说,“当时业内都明白,雅培就是其中一家,不然不会有企业会在这个时候去蹚这浑水。”


已回收87箱产品,未私下召回

根据雅培公布的数据,已确认共7181箱喜康力3段奶粉需要召回,其中约112箱已售,7069箱已被隔离。有人士质疑,雅培此次召回两个批次的喜康力3段生产日期为2013年5月2日,从5月初到8月初,3个月的销售率只有1.6%,这样的销售率是否正常?雅培是否存在隐瞒信息私下召回受污染奶粉的行为?

对此,雅培解释,因为这些相关批次产品近期才被装船运往中国。“我们立即启动追踪系统,查看所有这些产品是否尚在我们的控制范围,是否有一些产品已进入零售终端。”

上述奶粉代理商称,即使是在国内生产,从产品检测到产品上架最快也要1个月,而从澳大利亚、新西兰进口到中国至少也需要两三个月。“所以雅培这款产品才卖出100多箱,这个数字比较可信。”

据雅培公布,目前在中国市场总共7181箱受影响的产品中,已经成功回收了超过98.4%(约7069箱),剩余约112箱正在逐步回收中。而截至7日中午,112箱已售的产品中也已回收了87箱,还剩25箱正在紧急召回。(记者陆志霖)

新西兰恒天然原料浓缩乳清蛋白受肉毒杆菌污染事件已持续发酵多日,涉事企业都在争相发布公告,召回涉事产品。然而,代表广大消费者利益的中国消费者协会,却一反常态,在本次事件中噤声。

消费者最关心的赔偿问题,没有一家企业给出明确答复,人民网财经记者致电给这些企业时,得到的仅仅是“相关问题请看公告”的敷衍回复。而企业公告里提供的所谓“关爱热线”,没有一个能打通。消费者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作为维权部门的中消协,是否又该为消费者说句公道话?

新西兰恒天然原料浓缩乳清蛋白受肉毒杆菌污染事件中,受到污染的原料浓缩乳清蛋白共计38吨,涉及八家企业,包括三家动物饲料公司、三家饮料公司和两家奶制品生产商。公众最为关注的,是达能集团下的多美滋、可瑞康两个奶粉品牌,娃哈哈、可口可乐两家饮料企业,以及试图隐瞒过关的雅培公司。这些企业的涉事产品早已流入市场。

其中,多美滋涉事奶粉已售420吨,而娃哈哈涉事产品共有17.9559万箱,已全部销售出厂,流入安徽、苏北、鲁南等地,包括小朋友最爱喝的娃哈哈AD钙奶、娃哈哈爽歪歪、娃哈哈锌爽歪歪等。而可瑞康、雅培等所谓的“高端”婴幼儿奶粉,也不知被多少宝宝们喝下肚里。

妈妈们关心的,除了那些还摆在货架上的涉事奶粉,她们更担忧的,是那早已给宝宝们喂到肚子里去的涉事奶粉,是否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然而对于“已食用”涉事奶粉或饮品的赔偿,多美滋、可瑞康、雅培、娃哈哈等都没有给出明确回复。记者询问此事时,得到的仅仅是“相关问题请看公告”的敷衍回复。在公告中,也并没有发现针对“已食用”的具体赔偿办法。

记者发现,每家涉事企业的公告倒是有个“关爱热线”,然而多名消费者向记者表示,他们给关爱热线打电话,咨询赔偿办法,却没有打通过一次。人民网财经记者也逐个试了一遍,却发现不是长久无人接听,就是占线。

在面对财大气粗的企业时,单靠消费者自身,往往维权成本很高,而专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中国消费者协会,在这次恒天然事件中也无动于衷。

以“恒天然”、“中国消费者协会”为关键字搜索,看不到中消协对该事件的任何反应,搜索到的却是一条6月1日《恒天然携手中国消费者协会共同开展乳品消费偏好调查》的新闻。

新华网上海8月8日专电(记者周琳)记者7日从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获悉,上海市场上可能受肉毒杆菌影响的多美滋产品已基本召回。

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顾振华介绍,获悉相关信息后,上海市食安办、上海质监第一时间对工厂进行了索证索票等检查。追溯信息显示,多美滋2阶段婴幼儿奶粉中共有14个批次可能受到影响,需要进行召回。

顾振华说,监管部门立即通知上海所有经销商,并启动召回,截至目前上海市场已经基本召回完毕。

多美滋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本周五全国市场80%的召回工作可以完成,预计下周能完成所有主要市场的回收。多美滋在售的其他产品是安全的,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完)

人民网北京8月8日电 (李海霞)伴随着国家质检总局对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浓缩乳清蛋白粉和奶粉基粉两种原料做出无限期停止进口的决定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于8月7日在北京表示,已要求新方及时向中方通报情况,采取切实措施防止问题产品影响中国消费者健康,进一步加强其对出口到中国的乳制品的检验检疫监管。

沈丹阳介绍,经中新双方核查,初步确定有4家中国境内进口商进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生产的乳制品。

恒天然上周六宣布其制造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验出肉毒杆菌后,向包括中国和澳大利亚在内的七个国家回收约1000吨产品。国家质检总局6日表示,我国已对恒天然集团浓缩乳清蛋白粉和奶粉基粉两种原料无限期停止进口,直到污染事件完全解决。

沈丹阳说,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对新西兰乳制品受污染事件高度重视。已要求新方及时向中方通报情况,采取切实措施防止问题产品影响中国消费者健康,进一步加强其对出口到中国的乳制品的检验检疫监管;同时,要求进口商召回可能受污染的产品。有关进展情况请关注国家质检总局的通报。

雅培、多美滋奶粉“涉毒”之后,纷纷宣布问题批次产品无条件退货。但记者昨天走访多个退货点,却发现退货并非那么容易,如果没有小票、无法证明是在商场购买的,商场方面根本不接受退货。

  障碍一:商场退货要有小票

昨日,记者以顾客身份暗访多个退货点。在新港中路好又多门店的退货点,工作人员表示,顾客先要自己核对批次,只有问题批次产品且是在该商场购买的奶粉,才能凭小票退货。

不过,百佳、沃尔玛、家乐福则表示,非问题批次产品也能凭小票退货,但必须是未开封的。

  障碍二:找促销员解决却不见

不见了小票怎么办?随后,记者拨打了多美滋、雅培客服热线,接线员表示,在没有发票的情况下,商场坚决不给退,就可以找促销员帮忙退货。

但在乐购超市,记者走上三楼奶粉专柜时,却没找到相关的促销员。

障碍三:关爱热线超难打

有市民表示,打奶粉企业的热线电话咨询,打了几天也打不进去。记者昨日9时多多次拨打雅培热线,均未能接通,直到昨日下午才接通。可瑞康的关爱热线,从昨日15时至18时多,记者14次致电均未接通。(记者林晓丽 杜萌)

编者按

合生元等6家乳粉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共被罚约6.7亿元,成为我国反垄断史上开出的最大罚单。但是消费者的担忧就能放下了吗?2008年以来,购买平价的放心奶粉似乎越来越成为国内消费者的奢望———高高在上的“洋奶粉”不但价格越来越贵,而且近年来也频频曝出“质量门”;跌落低谷的国产奶粉崛起之路还很漫长,价格也渐渐不便宜。

消费者信任的放心奶,何时才回到平价?

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不应该是一次性行动,而要有常态化监管,不能任由企业耍“新配方、新包装”的小聪明。质监部门更该肩负起职责,不让问题奶粉流入孩子的奶瓶。

罚单落地,产品价格或将“低头”,但消费者的担忧却仍然高悬。

成都商报记者 贺华玲

实习记者 关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金微

核心提示

调查

5月份开始,发改委共派出26个调查小组,300多人次陆续到相关企业正式调查。被调查的企业包括合生元、美赞臣、多美滋、雅培、富仕兰、恒天然、惠氏、贝因美、明治等。

证据

在恢复的邮件里有这样的内容,“根据《反垄断法》,供应商不得控制市场价格,所以我们要非常谨慎操作。”

处罚

依据《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发改委决定对其中6家乳粉生产企业的价格垄断行为进行处罚,共处罚款6.6873亿元。

昨日上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开出了中国反垄断史上最大的一笔罚单,美赞成、合生元等6家乳粉生产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共被罚款6.6873亿元(约6.7亿元)。在9家前期接受反垄断调查的企业中,惠氏、贝因美、明治等3家企业因积极配合调查、提供重要证据,并积极主动整改被免除处罚。

发改委罚单开出,被罚企业纷纷声明认罚。至此,从今年3月开始对乳粉生产企业进行的反价格垄断调查有了阶段性结果。但发改委表示,涉案企业的整改措施仍在逐步落实中。


9家奶企 4类处罚

据国家发改委称,在调查过程中,涉案企业均承认自身的转售价格维持行为涉嫌违法,并且无法证明其控制价格的行为符合《反垄断法》第十五条规定的豁免条件。因此,依据《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发改委决定对其中6家乳粉生产企业的价格垄断行为进行处罚,共处罚款6.6873亿元。

其中,对于违法行为严重、不能积极主动整改的广州市合生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处上一年度销售额6%的罚款,计1.629亿元。

对不主动配合调查但能积极整改的美赞臣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处上一年度销售额4%的罚款,计2.0376亿元。

对能够配合调查,并主动整改的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处上一年度销售额3%的罚款,计1.7199亿元;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被处上一年度销售额3%的罚款,计0.7734亿元;富仕兰食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被处上一年度销售额3%的罚款,计0.4827亿元;恒天然商贸(上海)有限公司被处上一年度销售额3%的罚款,计0.0447亿元。

惠氏(中国)公司、浙江贝因美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明治乳业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有关情况、提供重要证据,并积极主动整改,因而免除处罚。

删除资料 知法犯法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他们接到了对乳粉企业的举报,有证据表明,这些企业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价格偏高,从2008年以来涨价幅度达30%左右,已涉嫌价格纵向垄断。

在接到举报后,发改委着手开始调查。从5月份开始,发改委共派出26个调查小组,300多人次陆续到相关企业正式调查。被调查的企业包括合生元、美赞臣、多美滋、雅培、富仕兰、恒天然、惠氏、贝因美、明治等。

据该负责人介绍,这些被调查企业的配合程度不一,有的企业第一时间就把有关情况报告了,有些企业则拒绝调查。据该负责人透露,在调查组对上海一家涉案企业的调查过程中,调查组早上9点进入公司,直到晚上8点多才提取到少部分资料,业务人员始终拒绝调查。

另外,一些被调查企业故意隐匿资料,提供虚假材料,也给调查执法增加了很大困难。

上述负责人士介绍说,有一家企业,2011年时已把合同改得很“干净”了,所以调查人员去的时候,称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我们通过经销商了解到的,这家企业同样存在着控制经销商转售价格的问题,所以在第二次去的时候,我们就搜查了该公司的电脑,从删除的邮件里恢复了相关的资料。”

调查组发现,在恢复的邮件里有这样的内容,明确提示员工控制经销商转售的价格,“跟零售商沟通价格时,不建议用书面沟通,给对方留下文字证据。根据《反垄断法》,供应商不得控制市场价格,所以我们要非常谨慎操作。”———这是一封被截获的涉案奶企邮件,表明一些涉案奶企对操控价格系明知故犯,知法犯法。

“这明显的是知法犯法,当我们把这个展示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也表示无话可说,承认违法也认罚。”对于企业这样的行为,上述负责人称,“有的企业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没有拿到它的证据都不承认。”


被罚奶企迅速表态:接受处罚 放弃复议

昨日,在国家发改委对合生元、美赞成等6家乳粉生产企业开出反垄断罚单后,被处罚企业纷纷发布声明:认罚。

作为此次反垄断调查中首家被查的企业,合生元由于违法行为严重、未积极主动配合发改委的整改而被处上一年度销售额6%的罚款,计1.629亿元。该公司昨天发布公告称,“广州合生元决定放弃申请行政复议和提出行政诉讼,将及时通过支付上述罚款以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处罚决定。”

美赞臣方面表示,“美赞臣被处以二亿零三百七十六万元的罚款,为此我们将不准备辩驳。”

雅培方面则表示,“雅培被处以770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我们已经同意缴纳罚款。”多美滋接受媒体采访并发声明表示,公司尊重发改委做出的反垄断处罚决定,并将积极做好整改工作。富仕兰同样表示,接受发改委的处罚决定,并实施相关的整改措施。

恒天然被罚0.0447亿元后,恒天然大中华及印度区总裁Kelvin Wickham表示,将接受中国发改委的调查结果。

8月6日收到发改委《免除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贝因美随即也公告表示,公司的违法事实构成了价格垄断。但鉴于公司主动向发改委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发改委决定对公司免除行政处罚。与贝因美、明治同样被免除行政处罚的还有惠氏。

被罚乳企操纵价格内幕:

“建议零售价”不只是建议

合生元、美赞臣、多美滋、雅培、富仕兰(美素佳儿)、恒天然等乳粉生产企业究竟是如何操纵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它们“知法犯法”向消费者攫取高额利润的“底气”何在?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说一套,做一套———合同中声明建议零售价只具有参考意义,绝不会强制下游经营者执行,但实际管理中对低于建议零售价销售的经销商给予警告、威胁终止合作、限制或停止供货等一系列惩罚手段。

随意扣减返利———凡经销商不“完全遵照”公司价格政策,便拿不到销售返利。

动辄停止供货———“贵司二三段奶粉低价海报行为已扰乱我公司市场行为……”当发现经销商擅自打折促销时,一家涉案企业发出了停止供货警告。“除了上述操控价格手段,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涉案企业采用合同约定、直接罚款、变相罚款等其他手段控制经销商涨价,这些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是导致目前大牌奶粉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说。

由于乳粉企业对经营者的严格控制,使得很多经销商向涉案企业要求高利润保障,致使销售渠道费用高涨,也是推高奶粉价格的一个重要原因。

统计显示,我国配方乳粉的渠道费用占比高达20%~40%,远高于其他国家的4%~14%。中国社科院教授王晓晔说,涉案企业敢于知法犯法,底气来自被垄断的市场。巨大的市场需求让很多外资奶企自我感觉良好,而消费者对洋奶粉品牌信任度也高,消费者的追捧也使得涉案企业屡屡提价更有底气。(据新华社)


事件回顾

6月27日 合生元发布公告称,正在接受国家发改委的价格反垄断调查

7月1日 媒体证实,发改委对多家洋奶粉进行价格反垄断调查

7月2日 国内奶粉公司贝因美公告,将婴幼儿配方奶粉下调出厂价(后宣布降幅为5%~20%)

7月3日 被调查洋奶粉中,惠氏率先宣布降价,降幅平均11%,最高达到20%

7月4日 雀巢证实下调奶粉价格

7月6日 美素佳儿宣布将从8日起降价,下调幅度为5%

7月8日 多美滋称,将从7月9日开始调整主力产品价格,降价幅度在5%以内

7月9日 合生元公告称,以赠送积分方式变相降价

7月10日 美赞臣宣布自7月16日降价,降幅7%~15%

各方说法

律师:遏制不合理高价

针对此次涉及面广、处罚金额巨大的奶粉行业反垄断旋风,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袁嘉博士昨日对成都商报记者表示,此次发改委对6家乳企罚款额是《反垄断法》实施5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对于奶粉行业不合理的高价现象将起到遏制作用,同时对于其他行业也将起到警示作用。

另外,袁嘉表示,此次发改委的处罚决定有两个亮点值得注意:一是对违法行为严重、不能积极主动整改的或者不配合调查的企业进行更高比例的罚款,例如合生元被处上一年度销售额6%的罚款,而雅培、恒天然等只被处以上一年度销售额3%的罚款;二是对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有关情况、提供重要证据,并积极主动整改的惠氏、贝因美、明治公司免除处罚,这是《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的“污点证人”原则的适用。

业内:建议长期监管

在乳业专家宋亮看来,“仅是一次反垄断调查是不够的,应加强对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长期监管,以保证市场能够持续保持健康、竞争有序的发展格局。”

而对于消费者较为关心的“洋奶粉涨价的日子会否终结”“国产奶粉会否迎来机会”等问题,宋亮认为,“就短期而言,国内奶粉市场的格局不会变化。国产奶粉的根本问题是要把自己产品的品质做好,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新华网北京8月7日电(记者高亢、韩洁)合生元等6家乳粉生产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被罚约6.7亿元。对于这一我国反垄断史上的最大罚单,被罚企业如何看待?罚款将对这些企业带来何种变化?记者第一时间追踪采访了被罚企业。

合生元、美赞臣:放弃行政诉讼,接受处罚

根据《反垄断法》,一旦企业被反垄断部门确认违法,可能面临企业年销售额1%至10%的罚款。此次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出的罚单中,对合生元和美赞臣的处罚力度最重,分别处以上一年度销售额的6%和4%,罚款金额分别约为1.63亿元和2.04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出,之所以对合生元施以重罚,在于其“违法行为严重、不能积极主动整改”。

7日一早,香港上市的合生元公司股价低开1.43%。记者一早多次尝试联系合生元公司有关负责人,但对方一直不接电话。

不过,记者发现了合生元当天发布的公告。公告称,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广州市合生元6日接到国家发改委发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广州合生元放弃提出行政诉讼,将及时支付占上一年度销售额6%、约1.63亿元的罚款,以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处罚决定。

合生元还表示,将不断完善和持续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确保公司各项经营决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记者随后多次致电美赞臣公司,最终获得的回应。该公司对外事务部负责媒体服务的杨韵介绍,美赞臣已于7月16日对其旗下主要产品出厂价下调7%至15%,同时表示接受此次处罚,不准备辩驳,旗下产品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涨价。


恒天然、富仕兰:调查有助公司运营 将积极整改

此次被罚的6家企业中,多美滋、雅培、富仕兰(美素佳儿)、恒天然4家企业统一被处以上一年度销售额3%的罚款,其中多美滋被罚约1.72亿元,雅培约0.77亿元,富仕兰约0.48亿元,恒天然约0.04亿元。

记者尝试电话采访恒天然、多美滋和雅培公司负责人,电话始终接不通或被转移到语音信箱。

不过,近下午时,记者在恒天然官网主页上看到了这家公司发出的英文公告。公告称,恒天然愿意接受此次价格垄断处罚,发改委的调查有助于今后公司的营销和运营。

记者联系上富仕兰公司后,该公司一位媒体联络官向记者发来书面回应,表示公司承认并接受罚款处罚,并将进行相关整改。这位负责人还告诉记者,该公司生产的美素佳儿奶粉已于7月份将价格下调5%。

记者注意到,这家公司在其官网首页显著位置发布公告,表示坚决支持和配合调查,将积极进行公司整改,并在公司内部开展有关中国反垄断法规的全面培训。

惠氏、贝因美、明治:积极主动整改 最终免于处罚

此次涉案的9家企业中,惠氏、贝因美和明治乳业最终被免除处罚。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认为,这几家公司不仅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有关情况、提供重要证据,还积极主动整改,因此不予罚款。

相对被处罚的企业,这3家企业对待记者采访的态度明显积极。

惠氏(中国)公关总监曹敬衡告诉记者,公司尊重发改委的相关决定,并将继续履行7月8日公布的降价承诺,惠氏主要产品自7月起平均降价达11%。惠氏承诺,今后一年内新产品不会提价。

记者拿到的贝因美公告显示,贝因美目前已收到发改委《免除行政处罚决定书》并承认确有违反《反垄断法》行为。公司将及时履行承诺,停止实施所达成的垄断协议。

明治乳业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明治支持发改委的调查并将履行应有的社会义务,市场上现有的“珍爱”系列奶粉产品全部4个单品都已降价销售,幅度在3%到7%。明治承诺在今后2年内以优惠价格供应中国市场,不会因更换标签或包装而蓄意抬高产品价格。

?

新华网上海8月7日电(记者周蕊)7日中午,距恒天然集团首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斯5日中午在北京宣布的“已经确认市场上90%受到影响产品的安全状况,剩下10%的产品即将在48小时内召回”的承诺已经过去了48小时。

然而,记者在此后致电多个此次受影响的品牌企业,没有一家表示已在恒天然48小时时限内实现了全部召回。

娃哈哈公告显示,涉事乳清蛋白共计14.475吨,被用于娃哈哈五个工厂生产的钙好喝饮品、AD钙奶、锌爽歪歪、爽歪歪营养酸奶等55个批次产品,相关产品从2012年10月出厂销售,基本已销售完毕。企业目前正要求销售人员核查市场及零售商是否还有该批号所涉产品,一旦发现将立即召回。

截至记者发稿,娃哈哈方面尚未公布针对已经购买产品的消费者的事后措施,其新闻发言人也未能接听电话。

可口可乐方面的4.8吨问题原材料中25公斤被用于生产的美汁源菠萝口味果粒奶优,售往云南、广西和广东三地,其中未售出的部分已经通知经销商下架。其余4.775吨尚未投入生产,已被安全隔离。

可口可乐饮料(上海)有限公司公关部经理王妍凤介绍,可口可乐在云南、广西和广东三省份对涉事批次进行全面召回,但召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召回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任何时候,只要消费者联系企业,企业均会履行召回承诺,由专门的客服人员上门进行退换货处理。”

上海市质监部门介绍,多美滋公司采购新西兰恒天然问题乳粉7批次,问题乳粉已制成较大婴儿配方乳粉成品664.118吨,其中已售420.188吨。

针对流入市场的420多吨奶粉,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公关经理王慧颖表示,涉事批次的召回程序正在进行过程中,正积极处理消费者的退换货需求。

那么,在记者采访的所有涉事企业没有一家表示它们能在7日中午前完成召回的情况下,恒天然公开宣布的“10%的”有害产品到底何时能真正召回,依旧是个谜。


事实已经证明,恒天然言之凿凿的48小时“消毒”承诺已成“空头支票”。专家指出,坦承是最好的危机公关,没有对中国消费者的坦承,反而去开一些毫无意义的“空头支票”,这样的企业对中国消费者到底有多少诚意令人怀疑。

专家指出,从年初的“双氰胺”事件,到现在的“肉毒杆菌”事件,恒天然事实上并没有真心诚意地从对中国消费者负责的角度来处理整个事件,“虽然它的官员亲自到北京‘救火’,但这个举措为其危机公关的成分更重,因为从一开始它们就拖延迟报乳品感染‘肉毒杆菌’的情况,且在事发后解释多于认错,更没有提及对中国消费者一旦受害后的理赔问题。”一名不愿意透明名字的市场专家指出。

不少专家强调,恒天然在“肉毒杆菌”问题上的“口惠而实不至”是源自其绝对的奶粉原料垄断优势以及中国消费者向“洋奶粉”无条件投降的消费心理。

乳业专家王丁棉说,恒天然虽然自有品牌市场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不高,但作为进口奶粉原料供应商和品牌奶粉代工生产企业,其在中国进口奶源方面已形成垄断地位,具有较强的话语权。也正因为如此,在此次“肉毒杆菌”事件中,恒天然能将多个不同行业的企业卷入进来,虽然在市场造成强烈震动,但似乎无法撼动其垄断地位。

专家建议,恒天然48小时“消毒”承诺成“空头支票”有悖大企业诚信精神,有欺骗消费者嫌疑,有关部门应该对其加强监督,甚至可以就此约谈恒天然的公司代表。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记者陈炜伟、朱立毅)为方便广大消费者、食品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查询信息,鼓励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参与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监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6日对外公布各省级食品监管部门批准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128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相关信息。

这128家企业包括了美赞臣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雅培(广州)营养品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具体名单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表示,下一步将按照新修订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许可条件和婴幼儿配方乳粉备案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再审核再清理和产品信息备案工作,进一步清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规范产品信息和包装标签。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动态变更信息及详细产品信息,将在备案工作完成后及时向社会公布。

中新网8月7日电 据法新社7日报道,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公司首席执行官斯皮尔令斯宣布,所有该公司生产的被污染奶粉下架停止销售。

该公司官网同日发布声明称,中国监管部门在对乳制品价格进行检查后,对公司处以了90万新西兰元(折合人民币447万元)的罚款。

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也表示,或将因恒天然事件,亲自赴中国进行解释。

另外,约翰·基8月5日质疑该国乳业巨头恒天然为何在发现生产线遭污染数个月后,才把事件向公众披露。他认为恒天然应该在发现产品有问题的时候就采取行动,而不是等到确定污染物之后才将结果公诸于众。

中新网南京8月7日电 (王琦)目前,南京80多家多美滋门店的问题奶粉全部被召回。7日,南京市工商局表示,目前市场上在售的多美滋奶粉都是安全的。

“我们已经约请了南京多美滋总经销的代理商。现在多美滋总代理商已经对他所有的80多家门店下发通知,对可能存在潜在性质量问题的奶粉进行预防性的召回。”南京市工商局副局长王之熙表示。

南京市工商局提醒市民,部分消费者个人通过网络或境外携带回来的多美滋奶粉一定要仔细核对生产批次、批号,谨慎食用,并承诺,目前市场在售的多美滋奶粉均安全,同时启动消费者维权。

南京市质监局已经对34家正在生产的乳制品和含有乳制品产品的企业进行抽查,但未发现问题奶粉。

南京市质监局巡视员杜国:“在这34家当中,有三家使用浓缩乳精蛋白粉,这三家里面有一家是进口自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经过初步调查,没有发现这家进口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的乳精蛋白有受到污染产品的批号。”

目前,南京市工商部门已经和南京的娃哈哈和可口可乐厂家取得联系,正在调查其生产的产品是否使用了问题奶粉。特别在情况不明时期,对疑似可能存在危害的乳制品做好预防性下架。对最近爆出雅培奶粉可能存在问题的消息,工商部门表示会进行全面调查。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告,雅培公司可能存在肉毒杆菌污染风险产品为雅培幼儿喜康力(3段)900克/罐装,批号分别为:287834K402,287844K402,生产日期均为2013年5月2日,保质期到2015年10月31日。(完)

中新网8月7日电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从今年3月开始,根据举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对合生元、美赞臣、多美滋、雅培、富仕兰(美素佳儿)、恒天然、惠氏、贝因美、明治等乳粉生产企业开展了反价格垄断调查。

证据材料显示,涉案企业均对下游经营者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转售价格维持,存在固定转售商品的价格或限定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的行为。具体的措施和手段各企业有所差别,主要包括:合同约定、直接罚款、变相罚款、扣减返利、限制供货、停止供货等。这些措施和手段均具有惩罚性和约束性,一旦下游经营者不按照涉案企业规定的价格或限定的最低价格进行销售,就会遭到惩罚。

涉案企业的上述行为均达到了固定转售商品的价格或限定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的效果,事实上达成并实施了销售乳粉的价格垄断协议,违反了《反垄断法》第十四条的规定,不正当地维持了乳粉的销售高价,严重排除、限制同一乳粉品牌内的价格竞争,削弱了不同乳粉品牌间的价格竞争,破坏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在调查过程中,涉案企业均承认自身的转售价格维持行为涉嫌违法,并且无法证明其控制价格的行为符合《反垄断法》第十五条规定的豁免条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依据《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决定对其中六家乳粉生产企业的价格垄断行为进行处罚,共处罚款6.6873亿元。其中,对于违法行为严重、不能积极主动整改的广州市合生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处上一年度销售额6%的罚款,计1.629亿元;对不能主动配合调查但能积极整改的美赞臣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处上一年度销售额4%的罚款,计2.0376亿元;对能够配合调查,并主动整改的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处上一年度销售额3%的罚款,计1.7199亿元、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处上一年度销售额3%的罚款,计0.7734亿元、富仕兰食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处上一年度销售额3%的罚款,计0.4827亿元、恒天然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处上一年度销售额3%的罚款,计0.0447亿元;对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有关情况、提供重要证据,并积极主动整改的惠氏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及惠氏(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浙江贝因美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明治乳业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免除处罚。

涉案企业均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一、立即停止违法行为;二、立即根据中国法律,对经销协议、销售政策和商务政策进行修改;三、整顿销售系统,对公司全体成员进行反垄断培训,确保员工行为符合中国法律要求;四、采取实际行动,消除过去违法行为的后果,使消费者获得切实利益。截至目前,涉案企业的整改措施正在逐步落实中。


“毒奶粉风暴杀到!”香港《东方日报》6日头版用大标题表达新西兰“染毒”奶粉对香港人的心理冲击。这种冲击在世界多个地方出现,中国、俄罗斯、越南、斯里兰卡……对新西兰奶粉下达进口禁令的国家不断增多,德国《日报》说,“恒天然被淹没在奶粉丑闻之中”。除了奶粉公司,新西兰来之不易的安全食品供应国的形象也深处危机之中。从政府到出口商,再到农场主,整个国家弥漫着对经济前途的担忧,该国货币已经贬值到1个月来的最低点。新西兰政府6日决定派官员进驻恒天然公司,派外交部长访问中国,连总理都表示可在需要的时候前往中国。外国媒体在做完大量嘲笑中国人满世界疯狂抢购奶粉的新闻之后,终于看到中国奶粉市场对世界的吸引力。而对中国人最重要的问题是,在国产奶粉、洋奶粉都出现问题之后,我们还能信任哪里的奶粉?香港《星岛日报》6日的评论勉励说,要赢洋奶粉,国货须自强。

新西兰总理或亲赴中国解释

新西兰奶粉染“毒”事件令新西兰各界备受震动。6日上午,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对媒体表示,已经做好准备,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前往中国,以开展恒天然乳清蛋白粉污染事件的危机公关。约翰·基表示,新西兰外交部长穆雷·麦卡利计划于几周内访华,从目前情况看,新西兰贸易部长蒂姆·格罗泽很可能加入该访华团。约翰·基同时高调欢迎中国食品安全监督部门于近期访问新西兰,并承诺将会与代表团就恒天然乳清蛋白受污染一事进行会谈。

很少有国家为一个企业的产品搞出这么大动静的危机公关,但新西兰这样做并不令人意外。香港《东方日报》说,新西兰是全球最大乳品出口国,乳制品出口额每年超过100亿美元,占该国出口贸易总额达1/4,这次事件难免令国际社会对当地奶制产品的信心大打折扣。事件对新西兰经济的影响暂时仍难估计,要看新西兰政府能否迅速有效处理和善后,也要看中国的态度。以去年为例,新西兰对中国出口额约为69亿新西兰元,其中乳制品占37%。若事件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中国获得新西兰当局提供质量保证后,继续向新西兰大量进口奶制品,大家当然相安无事,若形势有变,内地无论为分散风险或基于其它原因,转为开拓更多元化的奶制品来源地,对新西兰日后的奶品出口难免造成深远影响。

与此同时,在中国有更多涉及毒奶粉的产品被召回。据英国广播公司6日报道,美国医疗保健业巨头雅培承认,该公司供应中国的两批次幼儿奶粉可能遭恒天然肉毒杆菌污染波及。雅培在其中文网站发布声明称,两个批次共7181箱雅培金装幼儿喜康力3段(1岁以上儿童)听装奶粉可能遭肉毒杆菌污染。雅培称,目前已经查明可能遭污染的7181箱奶粉中有112箱已经出售,公司将对这些产品进行预防性回收并销毁。此前,中国娃哈哈、可口可乐以及多美滋等三家公司已经被披露进口了问题乳清蛋白粉,并分别展开召回程序。

德国新闻电视台评论说,来自新西兰的“毒奶粉”警告,让中国人回忆起2008年的奶粉丑闻。“婴儿食品主要基于信任”,该原则适用于全世界。恒天然丑闻很可能导致中国消费者的高度情绪化,对外国奶粉也产生不信任,这对外国奶粉厂家是一个危险信号。现在,恒天然首席执行官正向中国公开乞求赦免,然而消费者的激动情绪很难抑制。专家们担心,北京可能在此事件后,名正言顺地竖起新的贸易壁垒。这样,中国奶粉品牌可能迎来新的翻身机会。

美联社报道称,新西兰乳品恐慌使得中国对洋品牌的信任打折。肉毒杆菌恐慌使得新西兰奶粉的声誉受损,这一曾经赢得大量拥趸的品牌如今也变了味。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国货须自强”

“奶粉安全在中国是个格外敏感的话题”,“德国之声”网站6日刊出的文章称,中国父母在三聚氰胺事件后对国内奶粉质量安全极端不信任,纷纷抢购外国奶粉,诸如德国美乐宝奶粉公司等品牌大受欢迎。美乐宝虽然注意到奶粉需求量的激增,但却表示,为了在提升产品数量时对品质严格把关,无法立即增加新生产线。美乐宝公司此前曾表示,目前正让一条新生产线投入生产,但到机器正常运转还需一段时间,因为寻找合格供货商以及后续的审核及监督都相当耗时费工。

在这则很像替德国奶粉公司做广告的报道背后,是一个令中国人尴尬的事实:中国人对国产奶粉信心不足。美国彭博社6日报道称,恒天然“毒奶粉”事件是对中国消费者担忧食品安全的最新打击,使他们更加悲观。有专家称,整个中国奶粉行业存在系统性问题。今年,中国对婴儿配方奶粉的定价进行了调查,并促使达能、雀巢等公司降价。上海中国市场研究集团高级分析师詹姆斯·罗伊认为,从现在开始,对洋奶粉品牌的审查只会更严。

“那些花了大量金钱购买外国婴儿奶粉,以图减少宝宝健康风险的中国家长感到十分愤怒和失望。”英国广播公司说,但中国家长对国产婴儿配方奶粉依旧缺乏信任,一些中国媒体承认,中国乳制品厂商要利用恒天然出的问题扭转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看法并不容易,此次事件最大的受益者或许是非新西兰的其他进口地的乳制品。

香港《星岛日报》6日题为“要赢洋奶粉,国货须自强”的社论说,中国希望提振国产奶粉地位,但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显示任何机构都会犯错的逻辑,最重要仍然是提升自身产品的质量。中国现时痛下决心提升奶粉质量,关键在于强化自身竞争力,否则就算某一洋品牌出事,国人仍会倾向光顾众多其他品牌的洋奶粉。

多国对新西兰奶粉下禁令

新西兰毒奶粉风暴6日在全球多地发酵。据香港《新报》等媒体6日报道,恒天然集团肉毒杆菌风波祸及香港,深受当地人欢迎的牛栏牌“大仔奶粉”可能采用受污染的恒天然原材料。香港食环署助理署长李小苑表示,牛栏牌在香港出售的两个批次,共有14万罐奶粉,上月中旬运到香港后,其中逾5万罐仍在仓库未发售,余下逾8万罐已进入零售点,包括在澳门的4000多罐,但未知已卖出多少。当局将留意回收进度,及监督回收的奶粉运到堆填区销毁。

俄罗斯已经宣布,从8月3日起,暂停从恒天然公司进口乳制品。俄国家总防疫师根纳季·奥尼先科表示,已命令各地主管部门查封并禁止各商业网点销售该公司的所有乳制品。还向海关发出通知,要求他们阻止该公司的乳制品进入俄罗斯。恒天然公司是俄罗斯除白俄罗斯之外,进口奶粉的第二大供应商。俄业内人士估算,该公司生产的奶粉在俄进口奶粉中占到10%-20%。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美国《旧金山纪事报》称,使用受污染乳清蛋白的产品销往包括中国、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现在全世界都知道这一事件,新西兰产品将面临更广范围的“禁令”。

德国《商报》6日评论说,恒天然丑闻之大,已影响到新西兰货币。新西兰元周一贬值1.5%。它的影响甚至远到欧洲的德国:现在,德国的婴幼儿奶粉一再售罄,因为很多中国人青睐德国产品。

《环球时报》驻新西兰记者经常可以看到超市里的饼干、巧克力、牛奶、羊肉等新西兰原产食品包装上醒目地标注:“骄傲地产自新西兰”,这体现出新西兰人对于自身食品安全体系的高度信任和无比自豪。此次奶粉受污染事件,未影响新西兰人的这种“骄傲”,但对事件还是感到震惊。《环球时报》记者近日与当地人的交流中,不少人都主动提到此事,并且遗憾地告诉记者,这件事情是新西兰的耻辱。

目前,新西兰担忧的不是奶粉安全,而是国民经济。新西兰财政部长英格利希对媒体称,由于受到各国限制的乳清蛋白出口仅占新西兰总出口的很小一部分,因此,事件在短期内不会对新西兰的国内生产总值产生冲击。但他承认:“从长期看很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毕竟新西兰的国际声誉对于国民经济非常重要。”

新西兰担心,由于当前是新西兰乳制品出口的淡季,影响可能还不太明显,但下半年后几个月将会是影响乳制品出口的关键时期,如果本次事件的影响持续到那时,就将对国民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6日的国会讨论中,新西兰最大的反对党工党的党首希勒表示,当前最重要的是保护消费者的健康,至于新西兰的声誉应该是之后考虑的事情。新西兰优先党党首彼得斯表达了对新西兰经济结构过于单一的担心:“从此次事件中,我们看到,新西兰的繁荣完全依赖于食品安全,这提醒我们新西兰的经济是多么脆弱。”

据路透社报道,新西兰政府批评恒天然污染事件严重损害新西兰形象,并于6日派政府官员进驻恒天然,以确保肉毒杆菌污染奶粉事件的信息公开。新西兰政府的做法意味着政府将在此次肉毒杆菌污染危机中扮演主导角色。美国《华尔街日报》称,到一家私营公司的办公室核实信息,这在本届政府上任之后还从来没有过,虽然此类行动非同寻常,但新西兰政府有责任保护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对新西兰乳业的信心。(环球时报驻新西兰、英、德特约记者王淼 孙微 青木;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凌德 柳直)

1  2  3  4  5